前段時間,一張慶祝寶馬發展一百周年的宣傳海報紅了半個車界。事情是這樣的,寶馬在德國慕尼黑總部舉辦一系列慶創立百年的活動,奔馳見了,按捺不住內心湊熱鬧的心情,貼出一張祝賀寶馬的海報,海報中央是寶馬車型典型的格柵,右下角放自己的品牌LOGO,并在下方用德語寫上自己的“賀語”,翻譯為中文內容大致是:感謝一百年來的競爭,沒有你的那30年其實感覺很無聊;不為勝負,只為同道?梢哉f,奔馳這一招簡直是道高一籌。有網友開玩笑說,寶馬慶生,險些讓奔馳占了頭條。
古往今來,兩品牌之爭不在少數,僅是奔馳寶馬之間的明爭暗斗小編早已耳聞幾例,因此這次發生的事件讓小編已經見怪不怪。作為一名皮卡行業的工作者,小編從此次的奔馳為寶馬慶生的宣傳文案事件中,另有感觸。
乘用車界有奔馳、寶馬,超跑界有蘭博基尼、法拉利,飲料界有可口可樂和百事,這些品牌間的直接競爭雖然激烈,甚至很有針對性,但卻能促使彼此在產品品質上不斷提高、出新,在市場上和消費者心中也能形成良好的宣傳效果。有競爭才會有壓力,有壓力才會有動力,有動力才會做的更好。所以,他們逐漸強大,有了爭霸武林的資本。然而,再看國產皮卡領域,領頭羊在頭把交椅坐得似乎太安穩了,沒有危機感,也失去了發展動力,對于皮卡行業不是好事,真心希望國產皮卡企業也能冒出一對“奔馳和寶馬”、“耐克與阿迪”,能夠帶快行業發展的腳步。
總覽整個車界,多數品牌車型都有了自己獨特的風格,蓋住LOGO,我們大多數關注汽車的人從車的前臉、側面、尾部,可以分辨出是什么車型。有很大一部分車型內飾也形成了獨一無二的特征,甚至我們可以從座椅、中控臺認出車型。反過來看我們的國產皮卡,一變,同一品牌的不同車型格柵可能會大有變化;二不變,不同品牌之間的車型外觀相似度高,不分你我。擋住貨箱上的品牌LOGO,你根本看不出這是哪一款車。內飾?內飾更是千篇一律,小編曾跟同事開玩笑說,給我一張國產皮卡的內飾照片,我改個LOGO就能改一個品牌。說白了,國內自主品牌罕有皮卡能夠擁有獨一無二的特性。
國產皮卡品質雖然在逐步提升,但是做工粗糙,同質化嚴重,且不說內飾,單從外表看就感覺多種車型都一個模子里出來;另外一種現象,就是模仿嚴重,少數車型索性直接模仿進口皮卡車型的外觀。嚴重的同質化造成了國產皮卡發展踟躕不前,激發不出大家對進口皮卡的那般強烈摯愛之心。小編以為,國產皮卡之所以千篇一律,不能單把原因歸于國內對皮卡的限制政策上,主要原因還是在于廠商不夠上心,不夠用心,不夠走心。皮卡屬于工具車沒錯,但是不能因為它工具車就不對它進行謹慎認真的研發。要知道,國內有相當多的朋友對皮卡有強烈的追求,在他們心中,既能越野又能拉貨的皮卡的位置是要遠高于某些輕卡的,廠商們可不能因為一些限制政策而對皮卡的研發破罐子破摔啊。
至今,國內自主皮卡品牌有十幾家,有一些品牌經受不住現實的考驗,在走下坡路,逐漸沒落;而相反,也有一些新生品牌,公司成立時間不久就連續推新車,而且新車銷量一直比較樂觀。說到此,就不得不提一下江鈴集團輕汽騏鈴T7這款車,它在它的“兄弟”中屬價格最高的,可是它的銷量卻遠高于其他兩款車;可見,雖是工具車,然而在現如今幾乎家家戶戶都能買得起車的現實中,人民大眾卻并沒有把價格看的有多重要,只要你的車型敢于創新,只要你的車型討到了人們的歡心,人們就是買、買、買。另外,黃海和江淮也是新近進入皮卡界,但是倆品牌依然可以憑借手下優秀的黃海N2和帥鈴T6逐漸在皮卡界站住了腳。
套用同事的一番話,“在某些方面,國外的現在就是國內的未來。美國如此巨大的皮卡市場,只剩下7個品牌在產皮卡。隨著中國社會的快速發展,10年前使用皮卡創業的用戶絕大部分步入富裕階層,而看重皮卡外觀和配置的時代馬上就會來臨。在這之前,國產皮卡必將迎來一次洗牌。有個性,有實力,有突破、有創新的產品線齊全的大廠勝;勉強擠入市場的小廠,產品外觀、內飾、配置同質化者敗。”正是如此,國產皮卡更不可放松警惕,假想一下,國家某一日突然解除了對皮卡的限制,皮卡市場必定會迎來前所未有的光明,想必到時候一些皮卡企業恐怕會悔青腸子了呀!
在小編看來,“拿來主義”雖好,但卻不是長久發展的靈藥。要想使自家皮卡有靈魂,皮卡車企一定要注重自主研發、創新研發,只有這樣生產出來的產品才有可能成為皮卡界的“奔馳和寶馬”,擁有個性化營銷的機會。
點贊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