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馳皮卡一經推出就在國際皮卡市場引起了波瀾,更是引起了皮卡愛好者的熱議。然而因今年7月18日放出的量產車和去年10月份宣傳的概念車相差極大,也引來了不少非議。
所謂“期待越高,失望越高”,對于不少期待奔馳豪華皮卡的皮卡愛好者來說,他們的期待都頗高,概念車放出的時候,讓不少人都有了購買的欲望。在英國,甚至出現了在量產版車型都沒亮相的情況下就開始接受預訂的奇事。當時的情況是,只要先付1,000英鎊(約合人民幣8550元)就可以先人一步,搶先預定奔馳X級皮卡。不過畢竟是“隔山打!,最后到底能夠買到什么樣的車連奔馳官方都給不出答案。
而且,去年10月份奔馳高調宣布這款皮卡定名為“X”系列,并且還推出了兩個不同的版本,分別為Stylish Explorer的豪華版和Powerful Adventurer的性能版兩款?墒,量產車發布時卻不見這兩個版本,只有根據高低配和發動機動力劃分的四款車型,這也是讓不少人失望的原因之一。
然而最讓這些滿懷期待的愛好者失望的還是量產車的外形與概念車有差距,尤其是車輛后部更是毫無新意可言,讓不少對奔馳X級皮卡有一定的期待的愛好者倍感失望。今天筆者就帶大家看看概念車和量產車差在哪兒了。
前臉
概念車1
概念車2
量產車
通過外觀可以發現概念車的車頭造型采用仿生學設計,猶如一條張開血盆大口的鯊魚,而在其中起到畫龍點睛作用的就是那一對炯炯有神的鯊魚眼大燈,但是量產車的車燈則毫無新意,和奔馳的許多乘用車大同小異。在進氣格柵部分,概念車的Stylish Explorer版采用單幅鍍鉻條,非常有格調,強調越野性能的Powerful Adventurer版采用了比較普通的雙幅啞光條,量產車的進氣格柵和Powerful Adventurer版的相似。在前保險杠部分,Stylish Explorer和Powerful Adventurer均采用了大嘴式保險杠,Powerful Adventurer還配備了拖車鉤,量產車則顯得平平無奇。
車側
概念車1
概念車2
量產車
在車身側面的曲線上,概念車和量產車差別不大。但是概念車的棱角更加分明,運動感十足,而量產車則更加圓潤,更像一輛成熟的車型。在輪轂上,概念車Stylish Explorer采用了更加適合城市,更加有格調的大輪轂,Powerful Adventurer則選用了越野輪轂和全地形胎。量產車的輪轂則缺少特點。
車尾
概念車1
概念車2
量產車
車尾部分是許多皮卡愛好者詬病最多的地方,的確,如果把車尾的奔馳標去掉的確看不出這是一輛奔馳。概念車的車尾在筆者看來非常有創意,除了外形酷炫,而且還能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
如果這兩款概念車來到中國的話,Stylish Explorer可以拒絕貼反光條,尾部欄板上配備有環形的LED燈組!這款皮卡的尾部可以自己發光,不需要反光。Powerful Adventurer則可以不讓噴放大號,他貨箱后擋板上帶著一套非常有個性的欄板固定架,彰顯出越野定位的同時,嚴詞拒絕了放大號。
本來概念車的車尾能夠一下讓奔馳皮卡成為史上最酷的皮卡,然而“童話里都是騙人的”,量產車的車尾毫無新意,完全喪失了讓奔馳走進皮卡歷史的機會。
內飾
概念車1
概念車2
量產車
內飾上,量產車和概念車整體的造型設計沒有太大的變化,主要的差別集中在材質的選用和配色的差別上。概念車的內飾看起來更加豪華,質感出色,而量產車的內飾由于采用了塑料和皮革等材質,顯得非常樸素。
量產車
除此之外,本來大家一致認為奔馳皮卡一定是主打豪華、主打越野性能和面向城市用戶的車型。然而最低配的X200卻采用了塑料制的保險杠和進氣格柵以及廉價的鋼輪轂。如此看來,奔馳皮卡的最低配版本還是主打工具用途。
奔馳概念車和量產車存有一定差距是公認的,也許對于別的車型來說并不是什么大事,但奔馳剛發布概念車時的大肆宣傳,中期時的預付定金的饑餓營銷策略,以及最后量產車亮相時的“雷聲大雨點小”,都讓概念車和量產車的差距加深了,也讓更多的皮卡愛好者感受到失望。
點贊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