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長假對一個汽車媒體人來說難能可貴。前三天出差阿拉善,在大漠黃沙中感受不一樣的中秋節。翻翻日歷還剩下5天,如何不留遺憾的度過至關重要。10月3日,下飛機后拿到了長安凱程F70試駕車的鑰匙。這次可是一臺行駛里程僅9公里的新車,很多男人都喜歡撕膜的快感,我也不例外。
開新車的感覺是無以言表的,除了所有新車都有的那股“青澀”氣味之外,發動機聲音清脆,檔位緊湊,油門響應利落,離合接合清晰,總之怎么開怎么順手。試駕過的車越來越多,有的車上車后是陌生的,甚至于有些不知所措。而長安凱程F70上手很親切,甚至于給我一種錯覺是它屬于我許久,沒有半點陌生感。哦,忘記說了,這是一臺柴油發動機手動擋的皮卡。對于喜歡車的人來說,它的意義你懂得!
拿到車后,首先是原創度極高的大氣外觀給我留下了不錯的第一印象。現如今山寨外觀的設計思路早已被用戶所唾棄,長安近一兩年也在外觀設計上展露出了超越其他國產品牌的出色原創能力。從網紅SUV長安CS75 PLUS,到讓無數人眼前一亮的長安UNI-T,長安品牌高水準的設計能力再度出現在皮卡車型上。大尺寸的熏黑中網配合KAICHENG字樣,讓這臺車營造出一種“不怒自威”的氣勢。優秀的原創外觀設計,自然也是中歐合作開發世界級品質大皮卡所必備的基本素養。長安凱程F70作為長安汽車和歐洲第一商用車品牌PSA(標致雪鐵龍)共同研發的中歐合作全球新一代寬體大皮卡,在這樣的開發背景下,究竟還有哪些過人之處,待我在試駕過程中一一發掘。
10月4日 晴 三級風 氣溫23℃
如此之好的天氣,真心不能放過。北京有句老話:三天為請,兩天為叫,當天為提溜,無奈,我臨時提溜了幾個和我一樣不知所去的哥們,一起感受嶄新的寬體皮卡。
這次拿到的長安凱程F70試駕車,是一臺非常合我胃口的2.5T柴油手動擋車型。作為常年在外自駕的我來說,柴油車格外適合自駕旅行。一來柴油車勁兒足,即便是后貨箱滿載也能馳騁于大江南北;二來柴油車省油,一箱油輕松奔襲七八百公里;三來因為開慣了柴油車,發動機沒了脆耳的噠噠聲反倒覺得過于安靜。而手動六擋的變速箱,對老司機來說更像是開車的儀式感,右手太閑了,容易無處安放。所以說,長安凱程F70配備的柴油2.5T+6MT絕對是玩車人的最佳選擇。而最大馬力150匹,峰值扭矩360牛米,如此數據也足夠越野自駕旅行實用需求了。對于偏向于城市工況下使用的小伙伴,長安凱程F70也即將發布汽油發動機2.4T+6AT版本車型供用戶選擇。
柴油皮卡在北京還是受限制的,好在我出行范圍在六環外,也就沒所謂了。起初我認為皮卡最重要的就是后貨箱承載力,出行所需裝備都可以妥善安放,戶外桌椅、爐具鍋具,如果需要露營再帶個蟲洞款8人帳篷也不在話下。像我這樣的裝備控也只有皮卡能滿足我的使用需求。京郊游,簡單搜羅幾件裝備就好~
當坐進長安凱程F70之后濃郁的乘用車風格讓我心生歡喜。在內飾設計上干練可靠,風格細膩的物理按鍵融入整體儀表的設計,10.25英寸的液晶觸摸屏不浮夸不贅余,整體表現出干練的風格。雖然屬于貨車行列,但是乘用化風格足矣讓它走進尋常百姓家,成為自駕旅行的好伙伴。
我們一行4人沿著G109一路向西,尋找距離河邊最近的野餐地。一頓高規格野餐在向我們招手。對于皮卡后貨箱,買車后估計大多車主都是加裝平蓋或者高蓋,實現后貨箱防盜與防水隔塵的目的。與此同時加裝貨箱寶也是非常有必要的,長安凱程F70原車自帶防腐耐磨涂層還是很貼心的,全車鍍鋅工藝,十年防腐,還有四年20萬公里超長質保。
鑒于此,后貨箱蓋搖身一變成為了我們野炊的平臺,也省去了支桌子的繁瑣。蒸米飯、煎牛排,以及餐后補上一杯純正的意式咖啡。這野餐規格也不算低了吧?牛排,野餐過程中最容易充饑并且做法最簡單的精美食材,早上從冰箱中取出,放在保溫袋中一上午的功夫自然解凍,用鑄鐵鍋煎牛排再合適不過了。用小時候常見的鋁飯盒悶一盒米飯,再加上點菜,也是很有格調的簡餐,只是沒把握好火候,水放少了,米飯格外的硬,解決辦法是用煎過蝦和牛排的油重新煎炒一下米飯,瞬間口感提升,味道融合了蝦油及牛肉香氣之后更鮮美了,這也算是誤打誤撞吧。
10月6日 晴 一級風 氣溫20℃
鑒于大風降溫,北京的秋來的更早一些,往年的北京好像都沒有秋天,夏天過了幾場大風后開始入冬。十一長假倒計時3天,長途穿越計劃來不及了,京郊一日游還是可以的;叵胂掠闹莨诺酪灿袃赡隂]去了,這次我是單人駕車,一個人開車的感受很微妙,不用考慮乘客的感受,也不必擔心行程節奏,走哪算哪。
幽州古道與我2009年走的時候變化還是很明顯的,那時候的碎石及石板路變成了水泥路,雖然現在也散落著碎石,但總比沒有路強。路依然很窄,依然很顛,景色依然美如畫,秋天的幽州峽谷像水墨畫一樣。而我,不是來看風景的,烤串才是正事兒。離開北京界,尋個下道點,把車開到河邊,來一場和肉串的約會。
幽州峽谷路面狹窄,午后向官廳水庫穿越會車像家常便飯一般。如果是單獨一兩臺車還算好,如果是車隊遇車隊,錯車會如同噩夢。我們在路上行進著,我作為頭車盡量距離第二輛車稍遠一些,如果有車隊會車,便于及時通知后車尋寬敞處避讓,如此一來也能避免堵個水泄不通。長安凱程F70大皮卡相比同級別皮卡稍寬一些,車輛整體寬度達到1930mm。錯車的時候開啟360°3D高清全息影像,側向距離盡在掌握,即便沒有副駕也能輕松完成錯車,相信越野穿越中的狹窄路段使用感受會更明顯。說到這里,就不得不提10.25英寸大觸摸屏的另一項出色“技能”——搭載長安最新的In-Call3.0智能系統,當下非常流行的互聯網影音娛樂、信息服務、安全保障等等功能它均具備,除此之外最令我滿意的一點是,這個車機系統流量終身免費,而且還可以通過藍牙與Wifi鏈接手機,實現各種互聯網功能。
說到長安凱程F70的越野行駛感受,走顛簸路面且有碎石的狀態下車輛穩定性比較好,但隨之而來的是舒適度有所犧牲。過每一個坑坑坎坎減震器沒有多余的顫動,跑直線車輛穩定性不必說,彎道時減震器支撐力度合適,即便是彎中有顛簸車輪也能保持有良好的附著力。對于越野車減震器,我更喜歡調校偏硬的,首先過于軟的減震器在連續顛簸的時候無法有力抑制顛簸而造成車輛重心變化較大,最終極易失控;其次連續的搓板路顛簸路段,減震器過于疲軟也容易增加減震器的熱衰減。對于長安凱程F70簡單越野路段的行駛感受,還是經得住考驗的。另外這臺車超高的離地間隙也讓我無懼越野路段的坎坷,來自博格華納的四驅系統也可以始終將動力傳遞到具備良好附著力的車輪上。此次的越野路段并沒有難住長安凱程F70,也就很可惜的沒有親身感受它的伊頓后橋差速鎖,不過這絕對是越野道路上的必要配置,當你“身陷囹圄”時,一把高效的差速鎖有時就可避免煩勞的拖車救援。
再來說說公路行駛感受,和越野類似。同樣的山路,此前駕駛不同的車都跑過,開350Z跑過,開Z4跑過,開328更是沒少跑。而這次開皮卡跑山尚屬首次,在車內所有裝備物品固定妥當后,我決定嘗試一下它的過彎速度。(小伙伴們請原諒我一個人無法拍攝動態照片)
每一個彎道我都盡力去試探它的極限,作為皮卡來說,長安凱程F70對側傾的抑制表現算優秀的,一步步的去試探,去嘗試,直到響胎為止。因為大多是發卡彎,所以極限來的稍早一些。原車配備的佳通AT70全地形輪胎的極限來的比車早,即便如此,長安凱程F70依然給我留下了不錯的公路動態行駛印象。眾所周知,以PSA集團為代表的的法國人,頗為擅長車輛底盤調校。長安凱程F70作為一臺皮卡,能具備如此優秀的公路性表現的確讓我喜出望外,同時我也相信這和中歐全球化合作的背景有著密切關聯。比如說常見的前雙叉臂懸掛,長安凱程F70使用了世界一流高水準供應商日本索密克的配件,再經過國際化團隊的標定調校,最后達成如此優異的動態表現也就成為了順水推舟的事情。
大家關心的平均油耗如下:越野穿越及山路駕駛油耗,表顯10.8L每百公里,行駛距離約200公里;城市及環路駕駛油耗,8.8L每百公里,累計行駛距離約400公里。如此油耗表現于我來說還算滿意,80L的超大油箱續航里程能夠輕松達到1000公里以上。國六排放的柴油車需要添加尿素,這也是很多小伙伴關心的問題,長安凱程F70尿素添加口在加油口旁邊,每添加一次尿素使用里程超過4500公里,并且在車內儀表中有尿素使用壽命的提示,使用起來也很方便。
十一假期圓滿結束,長安凱程F70陪伴了我5天時光,總里程超過800公里。給我留下的幾點不錯的印象:1,2.5T柴油發動機配合手動6擋變速箱,用起來極其順手,沒有半點陌生感;2,內飾設計語言簡約,細節處理精細,物理按鍵手感舒服;3,底盤緊湊,越野路段展現出不錯的穩定性,而公路行駛同樣能感受到中歐合作全球化聯合研發時在底盤標定方面下的功夫。這就是5天800公里的試駕感受,如果有興趣購置皮卡的朋友,強烈建議試駕感受一番,相信你也會有不錯的體驗。
點贊
收藏
其他配色呢
好霸氣 漂亮
6安全氣囊
棒棒噠?
我不拉大件!穿越玩的。比H9便宜,又比城市SUV通過性好。
與其他車型相比舒適性一般,但性價比較高
皮卡也分大中小的,比如豐田坦途,塔庫瑪,通用索羅得,庫羅德,道奇福特尼桑都有大中小的皮卡。
外觀還是蠻好看的,比較的時尚前衛。
前排的空間看起來非常的不錯
想確定件事情,柴油馭途9有差速鎖嗎?
不喜歡15年報廢并不主要是只能開15年,因為很多人開不了15年,主要影響的是二手車保值率
多條腰線的設計勾勒出了豐富的層次感
視線應該很好啊,沒有阻擋,還沒到大貨車那種盲區大的。
后排不論是空間還是座椅舒適性都不錯
吼吼呀
有八個氣囊么
中國的人口密度決定了皮卡必定是要限行的
雙邊單出的鍍鉻排氣口僅是裝飾,很不喜歡這種浮夸的設計
皮卡還是小眾啊
軸距長空間大
皮卡車是一種帶斗子不敢拉貨上路的車
看好江西五十鈴
全地形輪胎,非常適合在非鋪裝路面行駛
質量不錯 就看銷量了
這車誠意不錯哦
看好大通
腰線設計得很流暢修長呢,拉伸了長度
抄襲最簡單
皮卡合資還是看江西五十鈴。
內飾設計越來越科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