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國皮卡網 > 行業資訊 > 從幕后走到臺前?皮卡車企應走出流量焦慮

從幕后走到臺前?皮卡車企應走出流量焦慮

2024-08-06 09:46:14來源:中國皮卡網責任編輯:中國皮卡網

  數字化時代,流量已成為衡量企業影響力和市場競爭力的重要指標之一。在汽車行業中,車企從來不掩蓋自身對流量的渴望,先是雷軍、周鴻祎等車圈大佬在北京車展上演“行走的流量包”,帶來嘆為觀止的高人氣效應,再是奇瑞尹同躍、長城魏建軍等傳統車企老板們紛紛走進直播間,立人設、打造IP、賺流量,不再保持低調。為了爭奪流量,激烈的市場競爭已經從“卷”價格延伸到“卷”老板。


  皮卡車企同樣向流量傾斜,過去的半年多時間里,多位企業老總開通微博、打造個人視頻號、參與直播,從幕后走向了臺前,一些品牌開始自建流量平臺,推出特色欄目、培養明星主播,通過社交媒體、短視頻平臺等新媒體渠道與用戶建立連接,希望在流量時代持續獲得聲量。


從幕后走到臺前?皮卡車企應走出流量焦慮


  車企下場搶流量的原因不難理解,流量為王的時代,誰掌握了流量密碼,誰就更有希望在市場立于不敗之地。近年來,皮卡領域被越來越多的車企關注到,新品牌不斷加入,新產品推新速度也在不斷加快,車企要想持續獲得消費者關注,就需要不斷發聲,自建流量矩陣、老總走向熒幕前,就是獲得聲量的方式之一。


  一定程度上,這種做法帶來了立竿見影的正面效果,尤其是知名度高的企業負責人所具備的高關注度是顯而易見的。從雷軍和周鴻祎在北京車展現場被人群里三層外三層圍住的情況來看,車能不能賣出去尚不可知,但展臺的人流量爆棚,品牌知名度也得到了質的提升。


  相比之下,皮卡領域因相對小眾,營銷效果難免有所打折,但車企和老總親自下場“吆喝”,既減少了對外部流量的依賴,降低營銷成本,也可以更直接地控制品牌形象和信息傳播的方向,確保品牌信息的一致性和準確性。其中,負責人以開通社交賬號、直播“帶貨”等方式親自參與宣傳,能夠使消費者感受到企業的誠意和對產品的重視,即時獲取用戶反饋,尤其是擁有個人魅力和影響力的車企負責人很容易在這過程中圈粉,助力品牌形象的提升。


從幕后走到臺前?皮卡車企應走出流量焦慮


  那么,是不是車企下場參與營銷宣傳,便抓住了流量、接住了“潑天富貴”呢?


  當然不是。我們要意識到一個前提,在越來越內卷的競爭環境下,市場已悄然回歸“產品為王”的時代,決定企業競爭成敗的并不是多種多樣的營銷手段,而是車企自身的產品實力,這來自于企業的技術創新。若產品品質無法讓消費者滿意,最后終究會失去消費者的信賴,因此,車企在追逐流量的同時,也不要忘記對技術的研發制造與積累。


  回歸營銷本身,車企自建流量平臺帶來了好處,但也存在一定弊端。企業自身的宣傳渠道和影響力有限,很難形成社會話題和趨勢,這也就導致宣傳效果受限,觸及的潛在客戶較少,若投入大量資源來建設和維護自己的宣傳渠道,則可能分散企業在產品開發和市場研究上的注意力,更容易陷入追求短期流量和宣傳效果的漩渦,使企業忽視長期戰略規劃和品牌建設。最重要的是,在鋪天蓋地的營銷浪潮中,消費者更傾向于相信第三方媒體的報道而非企業的自宣傳,因為后者可能被視為“王婆賣瓜,自賣自夸”,在營銷層面反而起到了適得其反的作用。


從幕后走到臺前?皮卡車企應走出流量焦慮


  因此,皮卡車企在考慮是否下場做流量時,不應只看到短期的投入和回報,而應從長遠的品牌建設和市場發展角度出發,合理分配資源,在打造自身傳播矩陣的同時,不應忽視與第三方合作伙伴的協同效應,通過與媒體、經銷商、KOL等合作,進一步擴大品牌影響力,豐富營銷手段,同時也能夠借助外部資源和專業能力,提高營銷效率和效果。更重要的是,無論何時,都不要忘記對技術的研發制造與積累,要知道,好產品才是立于市場不敗之地的核心武器。


1009

點贊

+1

收藏

相關閱讀
掃一掃,打開微信,發表評論
x
發布評論最新評論
收藏文章
澳门在线高清一级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