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福特與法拉利再次在勒芒展開對決。50年多年前,也正是在勒芒,福特與法拉利的傳奇一戰讓歐洲徹底記住了福特。百年以來,對賽車和性能的不懈追求銘刻于福特DNA。不光勒芒,福特在全球各項賽事中都留下了濃墨重彩的印記,從你可能非常熟悉的F1方程式,到你可能不熟悉的嚴酷越野拉力賽Baja1000都有過輝煌的表現。我們今天就從Baja1000入手,談一談猛禽啟飛的故事。
對于飛行來說,哪個步驟最關鍵?不是起飛,不是空中姿態,是降落。
只有當你知道能穩穩落回地面的時候,才會放心大膽地享受飛行。因此,為了讓車騰飛,強勁的動力只是輔助條件,關鍵要靠避震系統。
只不過,這種讓人腎上腺素飆升的飛車體驗似乎離普通人很遠,因為絕大部分原廠車型的避震系統只能承受輪胎將將離地的小“顛跳”。只有在WRC賽車,Baja沙漠卡車這樣的賽車,或是UTV那樣的玩具里,才能享受克服地心引力的刺激,真正稱得上飛躍。
不過,凡事皆有例外。這個“例外”體型龐大威猛,是目前最會“飛”的原廠皮卡——福特F-150猛禽。
深諳奧義,第一代SVT蓄勢啟飛
2010年,北美其他皮卡制造商還在關注公路性能時,福特北美SVT團隊卻將目光投向了全地形。初涉這一領域的第一代F-150SVT猛禽便深諳避震對于高性能越野的重要意義,搭載了SVT團隊與著名避震制造商FOX合作打造的同級最強2.5英寸避震系統。因為猛禽并不是工程師在窗明幾凈的會議室里討論出來的,而是在嚴酷的Baja1000越野拉力賽中歷煉出來的。
雖然賽程“只有”不到1,500公里,但Baja1000被稱為世界上最嚴酷的越野拉力賽之一。就像美國納斯卡之于歐洲F1,Baja1000完全不同于達喀爾歐洲式的嚴謹,展現的是純粹美式極限暴力、冒險和嚴酷。
因為變態而瘋狂的賽制、難以預料的路況和“飛來意外”,Baja被稱為地獄賽道。然而極限賽道只是開始,不確定性才是它的主菜。開放賽道隨時會出現各種意外,車手還需要提防觀眾異常聚集的區域,因為這意味著附近觀眾會故意設置“驚喜”,讓本就艱苦的比賽險象環生。在比賽中,翻車和壞車是家常便飯,對車輛性能提出極高要求的同時,對車手和車輛可靠耐久性都是極端考驗。
基于第一代F-150SVT猛禽打造的Baja賽車在2008年取得同組第三的成績,從此,猛禽之名響徹全地形領域,成為了超性能越野皮卡代名詞。這一次嚴苛的賽車試煉也為下一代F-150猛禽的暴烈升級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買得到的Baja賽車,猛獸2.0飛越時代
2014年底,第十三代F-150的推出如同一聲驚雷,航天領域所用的軍用級別高強度鋁合金材質車身和10速自動變速器,炸開整個皮卡市場,讓人驚呼“王者還是那個王者”。
彼時,北美福特SVT團隊、位于歐洲的RS團隊以及福特賽車和賽車工程部門已經整合為全新的福特全球性能車團隊,第二代F-150猛禽開始基于第十三代F-150車型進行重新設計和開發,目標只有一個:福特最強的性能皮卡。
第二代猛禽采用的鋁車身和70,000psi高強度鋼,全面提升了動態性能。高強度的基石,為進一步性能提升留下了巨大空間。開掛的性能車團隊隨即又定下一個小目標:超越V8。于是福特GT超跑同款的第二代高功率3.5升EcoBoost®雙渦輪增壓發動機橫空出世,無論從最大功率還是扭矩輸出,都輕輕松松全面超越了前代。
與此同時,福特性能車團隊沒有忘記Baja老朋友,繼續和FOX聯合開發“專屬定制”的賽車級避震系統,而這一次的野心更甚——要以原廠避震系統參加Baja1000比賽。如果說第一代車型征戰Baja是一次試煉,那么這一次就是驗證了。
第二代F-150猛禽特制賽車級避震系統從2.5英寸升級為3.0英寸,擁有內旁路(InternalBypass)技術,超性能再次讓這臺猛獸“飛躍”到對手難以企及的高度。
而“飛躍”的關鍵,就在這套強大的避震系統。
內旁路技術能夠根據避震不同的壓縮狀態,帶來9段漸進式阻尼。例如,在猛禽飛躍沙丘后開始落地時,漸進式阻尼設計能使接近完全壓縮狀態的避震提供大量阻尼,令避震更硬從而進行緩沖,防止車輛觸底。駕駛者便能放心大膽地探索這套避震系統的超長行程,享受在沙地恣意飛躍的樂趣。除此之外,全新升級到3.0英寸后,更大的直徑有助于減少避震在連續長時間往復工作后的熱衰減現象,提升耐久性。原廠避震還有一個優勢是更好的適配性和可靠性。
接下來,就是驗證時刻。重回Baja賽場的F-150猛禽并非專為賽事改裝打造,而是一臺原廠配置車型,除了賽會針對安全強制要求安裝的防滾架、賽車座椅、防爆油箱等裝備,其余部件包括發動機、變速器、避震系統、制動器、越野輪胎甚至空調系統、衛星導航與擋風玻璃在內的部件均未經改裝。3.0英寸賽車級避震系統僅做了一些調校工作,以應對防滾架和防爆油箱所增加的重量,便直接駛進了地獄賽道。
同樣以第三名成績完賽后,著名Baja車手GregFoutz直呼,相比以往比賽駕駛的競速卡車,F-150猛禽改裝力度之小可以說幾乎沒有,在越野拉力賽車界簡直聞所未聞!
福特性能車團隊對于原廠賽車級性能的信心爆棚可以直接從官方給出的沙漠高速越野極速得出:224公里/小時(140MPH)。
飛得更高,飛得更有姿態
賽場上的高性能和日常使用幾乎是不可調和的兩個極端。對于避震來說,沙漠高速越野與日常公路行駛也一樣難以兼顧。要高性能,往往必須犧牲一部分日常使用時的舒適性,反之亦然。內旁路技術因為其阻尼可變的特性,能夠在實現高速越野的同時兼顧部分日常舒適性,但福特高性能車團隊不滿足于此。他們希望打造的是真正的全地形皮卡,需要毫無妥協地滿足所有情況。
于是,在2019年款的福特F-150猛禽上,在帶有內旁路技術的3.0英寸FOX賽車級避震基礎上,福特和FOX共同開發了LiveValve技術,加入電控單元。這一技術能夠利用車上多個傳感器,通過監測包括方向盤轉向動角度、油門/剎車踏板開度、車輛加速度、前輪避震壓縮等多種情況,在毫秒間主動實時調整阻尼,帶來更好的性能和駕乘感受。
簡單來說,你的賽車避震系統“活”了。
例如,當你轉動方向盤時,系統根據收到的轉向信號,增加外側避震阻尼,使之變硬,從而帶來更穩定的彎道表現;而當傳感器監測到車輛已經騰空而起,因為前懸掛上的傳感器檢測到前輪懸空,便會提前將避震阻尼調節至最大,讓F-150猛禽能夠穩穩降落,防止觸底。至此,車主可以將降落交給避震,放心大膽地在沙地中自由飛躍各種地形。內旁路技術與LiveValve相結合,能夠讓高性能越野和公路舒適性完美結合,再次設立了超性能越野皮卡新標桿。
最后,讓我們把時間撥回到2016年那場Baja1000。就在比賽結束后,Foutz團隊做了簡單檢查,然后卸下了后斗中的備胎,便直接跳上車開回到600多公里外的家中。
這正是當年福特把F-150的高性能版從Lightning轉換到Raptor的初衷,打造一臺真正的量產“全地形賽車”。很多人都喜歡自由飛行帶來的刺激,也需要一臺能夠在公路上舒適巡航的車輛,現在,在新福特F-150猛禽上,兩者終于完美融合,飛得更有姿態。
點贊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