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生銹,準確來說,應該被稱為腐蝕,一直以來都是老生常談的問題。早期國產車型因為工藝水平和防腐蝕手段較少,經常會因為生銹問題出現在新聞當中。而生銹這個固有印象,隨著技術水平的不斷發展,已經逐漸開始改善。
其實金屬腐蝕生銹并不是汽車獨有,而是一個全球性問題,因為我們生活當中公路、橋梁、建筑、油氣設施、水系統等基礎建設,基本都要用到鋼鐵。為此世界上還有一個“世界腐蝕組織”,簡稱WCO。該組織發布的白皮書曾指出,全球每年因為腐蝕對經濟和環境的破壞方面,造成的經濟損失高達1.8萬億美元,約合11萬億人民幣。
2022年4月,在廣州黃埔舉行的“科普進校園 灣區百校行”科普講壇現場,廣東腐蝕科學與技術創新研究院院長、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研究員韓恩厚表示,“腐蝕無處不在,是世界各國共同面臨的問題,被人們稱為金屬的癌癥、無焰的火災、隱蔽的殺手。在我國,每年為材料腐蝕付出的經濟代價占GDP的3.4%~5.0%,遠大于所有自然災害損失的總和。”
要知道,每年中國的軍費開支才占GDP的1.4%,所以腐蝕真的是普遍存在的問題。要用科學的態度,科學的方式進行處理。江鈴皮卡曾經也被腐蝕問題所困擾,而隨著工廠引入更先進設備和在工藝技術上的不斷提升,江鈴皮卡現在已經解決了生銹這個問題,這一點從江鈴大道整車鹽霧實驗就可以看出。
用最嚴苛的測試,檢驗腐蝕程度
鹽霧實驗是汽車驗證耐腐蝕、不生銹最為科學有效的手段,可通過該實驗發現車輛在耐腐蝕設計上有哪些紕漏,從而通過測試不斷提升車輛耐腐蝕的唯一手段。那為什么要用鹽霧?這就要從腐蝕的原理講起。
生銹其實就是金屬暴露在空氣中,從而和氧氣結合發生化學反應,本質上就是金屬的氧化反應,或者是被水中的氧元素侵蝕成為氧化物。而一臺車如果只是用空氣進行測試,整個過程會非常的緩慢。而用鹽則完全不同,鐵與鹽相遇會發生電化學反應,電化學反應速率普遍比化學反應快非常多。所以,會加快鐵生銹的過程。
而鹽霧則更為嚴苛,霧化后以后的鹽,可以說是汽車這樣的工業制成品的噩夢,因為再小的細縫,鹽霧也能夠鉆進去,鉆到哪里腐蝕生銹就到達哪里,不留絲毫情面。所以說在測試標準確定的情況下,每個廠家研發的新車,在經歷過一個標準周期的鹽霧實驗以后,如果通過測試,那么這臺車是可以達到市場上銷售車型的主流水平的。
江鈴大道為了驗證車型的耐腐蝕能力,和很多廠家就近尋找測試廠不同,江鈴大道特別挑選了全國高溫高濕最出名的海南汽車試驗場進行。
整車鹽霧當中,車輛每天都需要經歷22分鐘鹽霧箱封閉腐蝕,底盤還要壓過鹽水測試路面,再經歷石板路、鵝卵石路、魚鱗公路、碎石路、扭曲路等等路段壓力測驗,轉上高速環路進行高速工況測試。這些測試不僅考驗整車的耐腐蝕程度,同時對于車輛機械的活動部分,也有著耐腐蝕的設計要求,機械部件不能因為高強度腐蝕失去工作狀態。
而白天的測試結束后,測試人員將車輛開到高溫高濕環境艙中,關門下班后,汽車在溫度為50℃±3℃、相對濕度為95%±3%的環境中停放8-12小時,通常情況下會從當天晚上8點到第二天早上8點。
這種做法會讓腐蝕強度加快很多,因為車輛在測試過程中會進行每兩天一次的外部清洗,即便是這樣,我看到的測試車,車漆表面、發動機倉內早已經覆蓋滿了一層厚厚的鹽霧顆粒,跟石頭一樣硬。所以當你看整個測試過程,會發現鹽霧測試比我們想象中嚴酷的多。
面面俱到,江鈴大道用真功夫解決腐蝕問題
我達到現場觀看整個實驗過程的當天,實驗應該是進行到45個循環,底盤和車身部分基本沒有發現生銹的痕跡。整體表現能夠讓人滿意。
這次江鈴大道針對汽車腐蝕問題,真的下了一定的功夫。車身外覆蓋件100%使用鍍鋅板,提升防腐性能,全部使用鍍鋅鋼板基本在同級別車型當中屬于領先水平。
為了解決生銹,應對腐蝕的侵襲,這次江鈴大道下了下了大功夫。大道采用的鍍鋅鋼板,即便漆面劃傷,金屬也不易腐蝕,這是因為鋼板上還有鍍鋅層。鍍鋅層在表面可以起到阻隔作用,阻隔水和氧氣與鋼板內部的鐵進行反應。另外,由于鋅將空氣與鋼基隔絕了開來,只發生鋅的腐蝕,由于鋅腐蝕的產物對鋅有較好的保護作用,所以腐蝕速度非常慢,鍍鋅鋼板的壽命基本是普通鋼板15~30倍。
所以就算是用普通鋼板的車使用一年就出現生銹,那么換成鍍鋅鋼板,它的生銹年限最少也在15年以后。當然,并不是說使用鍍鋅鋼板就可以一勞永逸,在車輛外部出現破損以后,車主也要及時進行維修噴漆,畢竟鍍鋅層如果被破壞了,該來的生銹也是避免不了的。
另外,在使用頻率最高的貨箱各部分,江鈴大道配備了耐磨膠層,貨箱內部美觀得到保證,裝載貨物時,還可防止貨物摩擦貨箱引起的傷漆現象,提升防腐性能,延長貨箱使用壽命。
除了這次整車實驗以外,江鈴大道針對車輛最核心的部分,車架部分,也就是大梁,進行了1008小時標準鹽霧試驗,實驗強度達到行業標準的兩倍以上。
總結:
其實汽車生銹并沒有那么可怕,只要廠家拿出科學嚴苛的測試手段,合理的工藝材料水平,自然能夠改善汽車生銹問題。這次江鈴大道的實驗讓我看到了江鈴在這款車上付出的成本和努力。好的產品需要市場和時間進行沉淀,相信江鈴大道締造出更為優秀的市場口碑。
點贊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