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為世界第一汽車大國,其整體保有量已經達到了2.7億,且市場還再不斷增長。
在國內統計汽車銷售數據中,終端上險量是相對權威的統計來源,車險也是廣大車主們最常接觸的保險產品之一。為了更好維護消費者權益,推動車險高質量發展,7月9日,銀保監會發布了《關于實施車險綜合改革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本次車險的變動可以說是非常巨大,這也直接關系到了廣大車主的切身利益,接下來我們一起看看吧。
最近的一次汽車商業險改革在2015年啟動,運行至今市場已經形成了差異化的定價模式。為了解決矛盾,銀保監會推出《關于實施車險綜合改革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旨在通過系統性的改革實現車險的高質量發展。
1、交強險限額提至20萬元
交強險總責任限額從12.2萬元提高到20萬元,其中死亡傷殘賠償限額從11萬元提高到18萬元,醫療費用賠償限額從1萬元提高到1.8萬元,財產損失賠償限額維持0.2萬元不變。
無責任賠償限額按照相同比例進行調整,其中死亡傷殘賠償限額從1.1萬元提高到1.8萬元,醫療費用賠償限額從1000元提高到1800元,財產損失賠償限額維持100元不變。
評:提升基礎交強險保障。
2、三責險最高可至1000萬
把商業三者險責任限額從5萬-500萬元范圍,提升到10萬-1000萬元范圍。這項提升主要是考慮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滿足更高的風險保障需求。
評:前段時間長沙有個面包車撞上了勞斯萊斯,車損達上百萬,車主無力償還。此次三者險的限額提升,如若購買最高保障額度,即使是撞上勞斯萊斯也絲毫不慌。
3、主險增加
車損險主險在保持現有基礎上,增加了機動車全車盜搶、玻璃單獨破碎、自燃、發動機涉水、不計免賠率、指定修理廠、無法找到第三方特約,并支持行業開發車輪單獨損失險、醫保外用藥責任險等附加險產品。
評:像是發動機涉水、玻璃破損等附加險放進了主險的保障范圍內,今后再處理這方面就會便捷很多。
4、商業險保障范圍增加
《征求意見稿》有多個條款,支持行業在基本不增加消費者保費支出的原則下,拓展商車險保障責任范圍。比如,引導行業合理刪除實踐中容易引發理賠爭議的免責條款,合理刪除事故責任免賠率、無法找到第三方免賠率等免賠約定。
制定新能源車險、駕乘人員意外險、機動車延長保修險示范條款,探索在新能源汽車和具備條件的傳統汽車中開發機動車里程保險(UBI)等創新產品,制定包括代送檢、道路救援、代駕服務、安全檢測等車險增值服務險的示范條款。
評:增加商業范疇。
5、未出險優惠更多
在提高交強險責任限額的基礎上,結合各地區交強險綜合賠付率水平,在道路交通事故費率調整系數中引入區域浮動因子,浮動比率中的上限保持30%不變,下浮由原來最低的-30%擴大到-50%,提高對未發生賠付消費者的費率優惠幅度。
評:此項意味著未發生賠付車主的費率優惠幅度提高,對于駕駛習慣良好、安全駕駛的車主來說,來年的保費將更加便宜。
6、手續費費降低
把商車險產品設定附加費用率的上限由35%下調為25%,預期賠付率由65%提高到75%。適時支持財險公司報批報備附加費用率上限低于25%的網銷、電銷等渠道的商車險產品。
根據市場實際風險情況,重新測算商車險行業純風險保費,建立每2-3年調整一次的商車險行業純風險保費測算的常態化機制。
引導行業在擬訂商車險無賠款優待系數時,將考慮賠付記錄的范圍由前1年擴大到前3年,并降低對偶然賠付消費者的費率上調幅度。
引導行業根據商車險產品附加費用率上限、市場經營實際和市場主體差異,合理設定手續費比例上限,降低一些領域過高的手續費水平。
評:一言蔽之,省錢了。
7、車險實名制普及電子保單
在保障消費者知情權和選擇權的基礎上,鼓勵財險公司通過電子保單方式,為消費者提供更加便捷的車險承保理賠服務。財險公司要加強投保人身份驗證,做好保單簽名、條款解釋、免責說明等工作,推進實名繳費,促進信息透明,防止銷售誤導、墊付保費、代簽名等行為,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評:實名制、電子保單將更方便。
點贊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