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汽車在中國的不斷發展,在現如今有越來越的消費者以及吃瓜群眾把對汽車關注的重心轉移到了像碰撞測試這樣相對硬核的領域。只不過在我國,此前對于皮卡車型的碰撞測試結果始終鮮有被提及。但隨著權威機構碰撞測試的不斷完善與推進,針對皮卡車型的測試也在陸續展開。而經過了一系列的嚴格測試后,深受全球皮卡愛好者關注的福特游騎俠在安全性上也為廣大中國消費者帶來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游騎俠成為首款C-NCAP五星皮卡
國產版本的福特游騎俠誕生于江鈴福特位于江西省南昌市的生產制造基地,那里也是世界上為數不多可以生產福特游騎俠的工廠。而對于國產版本車型來說,其在研發、測試過程中也與海外其他地區的游騎俠相同,在澳大利亞通過了福特尤楊斯山車輛試驗場(YYPG)全面測試,可以說從結構設計,到生產用料,國產后的福特游騎俠很好地延續了福特的全球標準,而這也為其后續的碰撞測試打下了基礎。
在簡單介紹車輛的結構特點之前,今天不妨先讓我們從結果說起。在今年4月底公布的新一期C-NCAP(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新車評價規程)碰撞測試結果中,福特游騎俠以90.0%的綜合得分率獲得了C-NCAP五星安全認證,這也讓它成為了首款榮膺這一殊榮的皮卡車型。而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在歐洲E-NCAP和澳洲A-NCAP的測試中,福特游騎俠也均獲得了五星安全認證。所以目前,福特游騎已經擁有了世界三大權威機構頒發的五星安全認證。
無獨有偶,在廣大網友普遍認為更嚴格、更苛刻的中保研C-IASI測試中,除了耐撞性與維修經濟性獲得了“M”一般的評分外,福特游騎俠的入門版車型在車內乘員、車外行人與輔助安全上也均獲得了“G”優秀的評分。而在這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之內,由中國兩大權威機構出具的碰撞測試報告也夯實了福特游騎俠以安全為先的產品形象。
結構設計與用料彌補“身型”缺陷
可以肯定的是,在現階段碰撞測試專注車內成員、行人保護與主動安全的三大體系下,皮卡車型想獲得好成績并不容易,主要原因有如下這幾個方面。首先,由于市面上大部分皮卡車型采用有“大梁”的非承載式車身,體型龐大,存在質心較高的特點。所以在碰撞發生時,皮卡車身的變化相比于普通的乘用車存在更大的不確定性,而這一點在偏置碰撞時更為明顯,容易使得吸能與力傳遞的效果不及預期,導致更多的能量傳導到成員倉,最終通過氣囊、安全帶傳遞給車內乘員,造成傷害。
此外,由于皮卡的車身高度普遍較高,所以在車外行人保護測試上也有著諸多的不利之處,容易對行人的軀干以及頭部造成更大的傷害。而至于主動安全方面就更好理解了,對于有著更多“工具車”屬性的皮卡來說,大多數的廠家自然不會在雷達、攝像頭以及算法上花費太多成本,正可謂能開就好,能裝就行。
不過對于造了一百多年車的福特來說,他們早已為在皮卡這一類車型上賦予了更多的玩樂屬性。所以在每一款新車型研發的初期,如何保證車內成員的安全就成為了工程師首先要去考慮的關鍵因素。值得一提的是,據廠家工程師的透露,為了讓車輛獲得更好的通過性,新一代游騎俠在設計時縮短了車頭的長度,但這也就壓縮了車輛在碰撞發生時的緩沖區域,自然也就對整車的結構設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本次活動上,廠家為我們講解的這臺車參加了50%重疊率對撞實驗,而在這個小項中,它也獲得了14.294的評分(滿分16分)。首先需要一說的是,在用料上,游騎俠的關鍵部位選用了1580MPa的高強度鋼,這在皮卡車型中處于領先的水平。而從最終拆解后的結果來看,該車車頭下部的前縱梁與上部的管梁很好地起到了接力與分散力的作用。具體來看,在碰撞發生時,下部的縱梁主要把沖擊力沿著紅色箭頭向車架處疏導,而上部的管梁則把力沿著綠色箭頭分別導向車身與車架,以此來減少對成員倉的沖擊。
在該車上部的管梁中也有著一些小設計,它在外側設有多個不同形狀的開口(紅色箭頭處),而在內側還加入了兩個潰縮凹槽(綠色箭頭),而如此的細節計都可以讓整根梁在嚴重碰撞事故中更好地起到吸收能量的效果。此外,當正面碰撞發生時,無法潰縮變形的拖車鉤會自動脫落,讓出寶貴的吸能空間。
除了主要受力的縱梁與剛剛提到的管梁外,為了使車輛達到更好的碰撞安全性,福特的工程師還在游騎俠前縱梁兩側,前輪的前后位置設置了兩根堅硬的橫桿,而在碰撞發生時,這兩根橫桿也能起到十分關鍵性的作用。
通過示意圖我們不難發現,與車輪后側的橫桿相比,車輪前側的橫桿明顯要更加粗壯。這主要原因在于當發生偏置碰撞時,因為杠桿原理,這根橫桿會為車身提供一個順著碰撞沖擊力的橫向加速度,讓車身存在一定的小幅度偏轉,起到中國傳統功夫中化勁的效果。其實在C-NCAP公布的偏置碰撞測試視頻中,我們已經可以看到一些車身運動的趨勢,只不過因為視頻角度與長度的問題,這一效果在現有素材中展示的并不明顯。
而車輪后邊橫桿所起到的作用更好理解,當碰撞發生時,這根橫桿會將輪胎撞擊到車身門檻梁的載荷分散到車架上。這樣可以很好地避免因為輪胎侵入乘員艙,對前排乘客的下肢造成傷害。此外,游騎俠在B柱與門框處也進行了雙層加強處理來應對側面撞擊。
除了車身結構外,福特游騎俠在安全氣囊方面也進行了優化。與此前車款相比,該車前氣囊的面積得到了進一步的增加,能夠與側氣簾形成接觸,連接成為一個整體,避免了因為駕駛員頭部滑到兩個氣囊中間,無法受到氣囊緩沖的問題。并且因為氣囊在爆炸放出時的能量較大,容易對駕駛者的胸部造成擠壓,所以福特游騎俠的前氣囊在下部還進行了凹陷設計,盡可能地保證車內成員不會因為氣囊而受到傷害。
在車外行人安全方面,福特游騎俠也在盡可能地降低因為車身造型原因對其他交通參與者的傷害。對于普通轎車來說,當它們與行人碰撞時,撞擊點往往發生在人相對堅硬的大腿位置。但是因為皮卡車型車身過高,當發生碰撞時,皮卡往往會撞擊到行人胯部以上的位置,將沖擊力集中到人的上半身,這自然會對行人造成更大的傷害。所以福特的工程師在游騎俠車頭的上方加入了一根橫梁,并把機艙蓋的前端設計成了一個圓弧,希望以此來降低與行人碰撞時的接觸點,避免大角度反關節,盡可能降低碰撞時對行人的傷害。此外,該車在機艙蓋處也設計了一些空隙,起到對頭部的緩沖效果。
在主動安全部分,從售價18.98萬元的探跡四驅自動版車型起,福特游騎俠就會開始搭載AEB主動剎車功能,并具有L2級駕駛輔助能力。而通過C-NCAP的測試結果來看,福特游騎俠的主動剎車功能對于車輛、行人以及二輪車都可以做到正確的識別并采取制動措施。所以對于皮卡車型來說,在駕駛輔助系統與主動安全配置加入后,同樣會給用戶的用車帶來更大的幫助。
盡管在現如今,冰箱、彩電、大沙發依然在左右著不少消費者最終的購車決策,但毫無疑問,持幣待購的人們也同樣對碰撞測試的結果保持著極高的敏感度。而要想在測試中取得好成績,合理、扎實的用料以及出色的結構設計都將起到關鍵性的作用。對于像福特游騎俠這樣在海外頗具傳奇色彩的皮卡車型來說,國產后的它在安全性上也沒有打絲毫的折扣。不過雖然它在碰撞測試中取得的成績足夠優異,在研發過程中也已經進行了嚴酷的測試,但畢竟游騎俠在國內市場的起步較晚,所以口碑的積累還需要一個緩慢的過程,而最終的產品品質與可靠性我們還是要交給真實用戶進行全面的評判。
點贊
收藏